欢迎访问 川酒网 - 川酒行业门户网站!

 

当前位置川酒网 > 权威发布 > 诗酒文化_阅读
川酒网 热门精选……

调查投票

如何看待美国接力队重赛挤掉中国队决赛资格!

四川作家毛克强 | 戎州酒话之二: 古生村的夜宵

诗酒文化 2022-08-15 09:35:32 毛克强 川酒网 阅读:5876

这场酒是在远离戎州900多公里外的云南大理古生村,李延芬家客栈旁边的烧烤店喝的,喝得不多,六个人喝了24瓶啤酒。酒喝得不多,但酒话多,最后还生出些幺蛾子。

image.png

天下人都知道,戎州酒好,干嘛要跑到洱海边喝酒?那是为了躲避高温,我在戎州生活了40多年都没有遇到的高温,一个多月了,都是连续的36度到40来度,是块铁都得烤化了,只好跑彩云之南喝酒来了。进入新建的宜昭高速,一路过桥穿洞,第一天下午到达昆明郊县嵩明,一下车就感到云南的凉爽。阳光虽然强烈,但凉风习习吹着,浑身透爽,远离了四川火炉,一个字——爽!嵩明县城给我的印象不像昆明的卫星县,倒像是哪个山区小县。说个细节作证,差不多走了半个县城,还没有找到像样点的吃饭的店子,旅店老板热情推荐的美食街,不过是一些半开半闭的油炸土豆和烧烤店。找了一家牛肉馆,里面只有三张小桌已是人满,在街边支了小方桌,几个兄弟坐下来喝酒,破天荒很斯文,也许大家都不愿云南老乡看到戎州酒鬼的疯样。嵩明给人印象深的有两点,一是县城龙山公园拾阶而上,有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,当年红军长征曾路过这里。沿纪念碑后山上去,有两株古柏,森森参天,荫蔽四周,考证栽种于晋代。两千多年啊,树旁的文庙、古寺建了颓,颓了修,修了焚,现在已经砖瓦无存,唯有两株古树相携相伴,见证了朝代更替、江山兴衰。二是宾馆旁一条百米的商业街,就有六家金店、两三家银铺、 几家珠宝店,且都是周大生之类的字号。原来嵩明人的钱,不是拿来喝酒了,而是拿去穿金戴银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

image.png

大理古生村就坐落在洱海边上,2015年习总书记视察过古生村,我们落脚的客栈老板李延芬,还握过总书记的手。当然,我们也嬉笑着握了李老板的手,发誓说三天不洗手。下榻李延芬的客栈,酒是必须喝的,只要不动车,兄弟们中午晚上必须喝二两。我说的这场酒,是客栈旁边烧烤店的酒场。我们到达古生村的第二天,我姨妹夫(四川称为老挑)他们也到了,李延芬这里,也是小姨妹帮着热心联系的,不然在旅游旺季,订不了这么些房间。为了感谢,我特意邀约老挑和他的朋友们晚上喝夜啤酒。

image.png

夕阳西下,古生村傍晚的景色十分迷人。古生村的民宅,都是一色的灰瓦翘檐白墙,二三层楼高。夕阳从村落后面的苍山洒下金色的余晖,粼粼的水波荡漾在洱海的东面,晚风推动着湖水涌向堤岸,哗哗的湖水拍打着岸边。一两株柳树撒落在水中,晚归的白鹭在树丛中点缀出点点白色。岸边是树丛和绿色的草坪,一条宽阔平整的骑行道沿着洱海延升,几个年轻人骑着插花的自行车摇摇而过,饭后的游人三三两两悠闲地散步,前面龙王庙小广场传来音乐的节奏声,一群农大的学生正在排练联欢的节目。给老挑打电话,催促他们来赶酒场,电话接通了,老挑的声音有些犹豫,最终还是答应过来,让我发定位过去。

image.png

夜色把一切美景都掩盖了,只有哗哗的波涛声隐隐传来。终于,老挑循着导航找来了,抱歉说姨妹不愿意带路,他们走绕了,还抱歉说,其他的男士夫人们不让来喝酒,只有何大哥跟他来了,于是向我们介绍了企业家何总,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意的,60挂零的汉子。

image.png

走进烧烤店,已经坐了两桌人。一桌男男女女大约有十余人,老挑认出了一个熟人,原来都是从泸州过来避暑的。烧烤上得慢,云南餐馆不像四川,一个一个的上菜,它要把一桌菜做齐了,才一起端上来,所以在云南吃饭要有耐心。等不及了,搬来两件啤酒,抓几把花生,就一杯一杯地整了起来。我的几个兄弟,跃林是老挑的大学老师;晓明是他的同门师兄,且都是江安人,两杯酒下肚,絮叨起来,越说越亲近,原来晓明和老挑的哥是小学初中的同学,并且他们两家小时住在一条街上。儿时的伙伴,几十年后相聚,不摆了,啤酒肯定是一杯接一杯。四川人竹根亲,有酒就有江湖,有江湖就有亲朋好友。我是泸州人,当然和何总攀起了老乡,俗话说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。60多岁的老头了,泪是没有的,但啤酒一杯又一杯是少不了的。老挑邻桌的熟人又过来敬酒,于是又掀起一番高潮。大约十点半,老挑的手机响了,听声音是姨妹打来的,老挑忙说快了快了!

image.png

朋友们的酒杯放下了,话题自然转到了四川男人是耙耳朵上,一致羡慕起客栈老板的老公小杨来。小杨四十开外,中等个子,与海边的白族村民一样,脸色黝黑。初到的下午,我见他坐在门厅前喝茶抽烟,见我们来了,赶紧起身一个个挨着敬烟。我喊老板,小杨赶紧摆手说:老板不是我,是我老婆。他有一女一儿,都是跟着母亲姓李。大女儿职高毕业,整天跟在她母亲身后在厨房里外忙碌,儿子十来岁,正是玩耍的时候。熟悉了,才知道白族人的习俗,很多家庭是娶女婿,就是四川的倒插门。男子嫁到女人家,当家作主全是女人,白族保留了母系氏族的文化基因。子女随母姓,妻子是全方位当家作主,苦的累的全是女人做,丈夫好像没有具体的家务。客栈老板李延芬,只见她从早忙到晚,里里外外没有休闲过(接下来会专写她)。小杨扫扫院子,接接客人,散烟很豪爽,然后对着洱海,坐着抽烟喝茶。四川的女人当家作主(当然不是全部),就像领导一样,权利在握,指派老公做这做那。

image.png

唉——不摆了,喝酒喝酒!四川的男人只有在酒桌上才像男人。所以这点豪情还是要维护的,大家碰杯,干了!正在这时,我的手机“咀”一声,80级学生群里发来了一篇文章,打开一看,是绰号叫丁八斗的学生写的一篇《耙耳朵赋》。这下的酒有点文化了,我当下摘了几段念给朋友们:

夫耙耳朵者,人言怕妻者焉。讹传巴蜀独曲,实乃九州和弦。南呼耙耳朵,北唤妻管严。二者称谓有别,两者义在比肩。北汉南丁,幸福耙耳,共荣共勉。妻唠叨,百听而不厌。妻揪耳,顺势而转圈。妻问责,悔过而许愿。盖妻之乐,陪笑与妻共欢。己之薪,妻管使之悦颜。如此耙耳趣事,乡野巷陌,众口美谈。有歌赞曰:阴阳平衡兮自然法则,夫和妇唱兮天赐姻缘。

若夫鸟之恋,鸳鸯是典范;人之爱,粑耳为楷模。纵观天下,妇烈夫刚者多不和,妇唱夫和者尽亲睦。究其缘由:男强悍,其妻惧怕而心远赴。男柔善,其妻无畏而心近慕。心远或谋异端,情近则愿同路。

嗟乎,男不可以耳耙失权为自卑,妇不可以强势掌家为傲慢。耳耙无怨兮,家庭宁安;耳耙快乐兮,平生康健;耳耙有为兮,智慧无边;耙耳芸芸兮,社会奉献。

念完了,朋友们心有所悟,释然了——喝酒,喝酒!正在这时,我的手机骤然惊响,刚一打开,姨妹的高音就跳了出来:哪个喊你喝酒嘛!弄晚了还在喝,神经病!我一看时间,差两分十一点,忙招呼大家不喝了。下意识看看老挑的耳朵,心想,晚上回去恐怕……


责任编辑:佚名
标签 四川 作家 酒话 之二 夜宵

相关阅读

    暂无数据!
诗酒文化
阅读排行
  • 今日排行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本月排行
返回顶部